(一)捞
青苔防控,从“捞”开始。常见青苔有四种,有的漂浮水面,有的沉入水底,有的附着于水草上,有的呈团状,有的呈块状,最麻烦的零星散布于水中的。呈布状的青苔相对要好捞些,呈团块状的也相对好些,最难捞的是感觉滑滑的那种。捞滑滑的青苔工具的网眼要密一些,从池底向上捞时,动作要慢一些。已将水草覆盖了的青苔,要坚决捞出,即使将部分水草也捞起了,也绝不姑息。不管是那种青苔,在刚萌发时,捞起来的工作量是最小的,也是必须从立冬之后首先要做的最基础的工作。捞起来的青苔最好是移出养殖区,确实有难度的,摊放到池堤高处,曝晒一段时间后,要记得翻过来再晒,晒枯萎后烧掉,以绝后患。切忌将捞出的青苔堆在水边,以防再度扩散蔓延!
(二)杀
“杀”是防控青苔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杀”法分晒田杀灭、加深水位和药物杀灭三种。
1,晒田杀灭
整个冬季和初春,因湖北地区晴天少雨,气候干燥,晒田之法杀死青苔最为简单、经济、适用。不论是新池还是老塘,均需将池水排干净,淤泥较深的池塘,要开挖滤水沟。平时要注意,一旦有积水就迅速排干净,切勿有积水不排。通过曝晒池底和冻土处理,绝大部分青苔将被处理掉。在晒底时,若已有成块的青苔,必须晒干一面后翻过来再晒,然后将晒干的青苔集中拖走或就地焚烧。本法只适用于无虾苗和成虾的池塘。
2,加深水位
冬季和初春,通过加深水位,有利于遮光,不利于底层青苔的生存。当水位加深到1米以上时,由于透明度很难达到70厘米以上,底层很难有光线照射到,因此底层的青苔的光合作用严重受阻,久而久之,底层青苔和光线照射不到的深水层中的青苔将无法生存而起到杀灭青苔的作用。此法适用于已有幼小龙虾及成虾较多的池塘。
3,药物杀灭
结合清塘,可直接下生石灰或茶饼。生石灰直接杀灭青苔。茶饼既杀灭了池中的野杂鱼,又通过后续的肥水间接地杀灭了青苔。市面上的优质的杀青苔类产品等配合高含量腐植酸钠使用,能有效直接地杀灭各类青苔。值得注意的是,水面以上的塘坡,趁水位低时,一定要用市面上较优质的杀青苔类产品兑水用喷雾器打一次药,杀死这些存留的青苔孢子,否则随着水位的上升,这些没有处理的地方,一旦遇水,就会滋生青苔,到时还是得处理,不如提前防控。
以上三种杀法,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三)肥
“肥”法防控青苔的原理,是通过增加浮游生物的数量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加上大量在上层生存的浮游生物遮挡了大量的光线,致使底层的青苔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致死。此法要求水深达70厘米以上效果较佳。
有一种错误认知是冬季水肥不起来。当然,要保持冬季透明度低于30厘米,除非是重度污染。我经常见到畜禽场周边的水体在冬季一直透明度低于30厘米的,这不是我们提倡的范畴,但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冬季藻类是可以生存繁衍的。小龙虾池塘不宜有太低的透明度(小于40厘米),冬春季节,让小龙虾池塘保持50~60厘米的透明度,只要方法得当,是可以做到的。